贵州第一个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壳牌粉煤气化技术的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传出捷报,继
天福公司2010年12月投产以来,多次受到外协空分装置的影响,生产断断续续,装置运行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能耗、成本居高不下。为提高装置的运转能力,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针对壳牌煤气化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复杂等特点,化工机电仪紧密配合,他们积极提升和优化工艺管理水平。工艺车间及三修车间出台了“特别规定”约束工艺纪律;总工程师和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班组传授操作技能和指导工艺操作;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完善生产体系的应急预案,做好了水、电、气等公用工程的平衡;生产部、装备部还组织对每次停车进行认真总结,提高了生产装备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煤气化车间修订了《煤气化装置工艺操作手册》,操作人员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完善设备管理体系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基础,公司各级设备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和设备中,适时掌握装备运行和检修状况,积极做好运行期间的检修准备工作,定期组织各板块的专题会议,做好备品备件管理储备,引入设备管理信息系统(EAM),使设备管理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设备运转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着力解决好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总工程师李华根据集团公司何浩明董事长的提示,带领大家进行“原料煤与石油焦掺烧”实验,尽量使入炉煤种向设计煤种靠近。经过不断的摸索,最终解决了原料煤灰分含量高的问题。从去年6月份掺烧石油焦以来,通过石油焦掺烧比例调整入炉原料指标,解决了之前原混煤指标难以稳定,造成生产操作波动的问题,增强了煤气化的操作调控手段,同时解决了合成气冷却器灰负荷高影响装置能力提升等问题。原料结构调整,为装置达标达产、高负荷、长周期运行创造强有力的条件。
加强技改技措,提升操作管理水平,煤气化装置运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分别采取增加水循环降温,降温时间从原来的72小时缩短到36小时,为提前检修创造了条件;为汽化炉检查制作了专用脚手架及支撑平台,缩短检修时间20小时以上;磨煤机密封氮气管网改造的实际运用;煤气化热风炉助燃风管网优化技改,减少了因煤加压给料系统煤量失衡导致的停车风险等。
稳定靠工艺,高产靠装备,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能力,增加延长有效生产时间,是化工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长周期、高负荷稳定运行也是大化工追求的目标。去年4月份恢复生产以来到